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 > 正文

中国山东网:中国教师博物馆:架起国际教师文化的桥梁

发布时间:2021-06-24 点击量:

中国教师博物馆“斯文在兹”牌匾

6月11日,由山东省委外办、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网信办共同主办的“云话山东”系列外宣活动第一期之“献礼建党百年——寻找外事中的红色印迹”活动走进山东济宁,走进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师博物馆。“三孔”景区早已享誉海内外,如今,中国教师博物馆的建成,孔子故里又多了一处崭新的文化地标,更是架起世界各国教师学术与文化交流的桥梁。

这是全国首座教师文化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自2018年10月举行首展以来,国内外师生纷至沓来,成为追溯师道源头、景仰师德楷模的“网红打卡地”。

中国教师博物馆副馆长刘永介绍中外教师交流情况

最早教材的出现

中国教师博物馆副馆长刘永说,曲阜师大创建的国内首座中国教师博物馆,通过对有关文物史料、文化珍藏、实物档案等的抢救性保护和复原,系统梳理和展示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教育发展史,描绘了教师职业和身份的变迁史,呈现了教育政策、教师政策的演进史,珍藏民族文化记忆,弘扬尊师重教传统。

中国教师博物馆里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塑像

在中国教师博物馆“名师堂”展厅内,有两位身份特殊的教育家位列其中,一位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另一位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国外名师大家请进展厅,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教师博物馆致力于打造“面向国际的教师文化交流窗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遵循的原则,也融入了中国教师博物馆的办馆理念之中。

刘永说,2019年教师节前夕,中国教师博物馆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外教师杏坛会讲”。活动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爱丁堡大学、日本岩手大学、乌克兰教育科学院、美国杜威研究协会等国外教育与科研机构的知名教育专家与国内学界同仁,围绕“教师教育振兴之道、教师教书育人之道”,奉献了一场思想盛宴。

会讲结束后,乌克兰功勋教师、帕甫雷什中学校长瓦·德尔卡其女士,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基辅市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校长哈依鲁莲娜女士,专程到中国教师博物馆参观苏霍姆林斯基专题展区,她们感慨地说:“我们参观过许多国家的教育类博物馆或纪念馆,没有一家像中国教师博物馆这样精彩呈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这是中国为世界各国教师树起的精神殿堂。”

有着58年教龄的哈依鲁莲娜女士分享了她的从教经验,介绍了她研究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以及她所在学校的教学探索;瓦·德尔卡其女士结合实例讲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事业上的创造之路,她说:“苏霍姆林斯基斯基也像中国的孔子一样,是教育的楷模和标杆,来博物馆学习的人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他们也会成长为最优秀并享有盛誉的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或者成为善于理论结合实践,受到学生欢迎的一线基层教师。”

中国教师博物馆里藤野先生的手稿

架起各国教师学术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增进国外友人对中国教育事业乃至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了解,这是中国教师博物馆作为“跨文化”平台的独特优势。(文/图 潘瑞津)

来源:海外网

报道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2917719611780181&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4%B8%AD%E5%9B%BD%E5%B1%B1%E4%B8%9C%E7%BD%91%E4%B8%AD%E5%9B%BD%E6%95%99%E5%B8%88%E5%8D%9A%E7%89%A9%E9%A6%86:%E6%9E%B6%E8%B5%B7%E5%9B%BD%E9%99%85%E6%95%99%E5%B8%88%E6%96%87%E5%8C%96%E4%BA%A4%E6%B5%81%E7%9A%84%E6%A1%A5%E6%A2%81


上一篇:闪电视频:打卡中国教师博物馆

下一篇:乡村振兴学院:中国教师博物馆:建构中外人文交流新模式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曲阜师范大学

邮箱:tchmuseum@126.com   联系电话:05378933777    留言板

官方微信

抖音二维码

©2019 中国教师博物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