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 > 正文

光明日报:善谋善为建设中国教师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9-12-02 点击量:



undefined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光明日报通讯员 扈庆学

在文化强省齐鲁大地,一项重点文化工程正彰显山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传统文化“两创”的时代担当,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2019年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动员大会上,将其作为“善谋”典型给予充分肯定;山东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其列为要重点办好的大事,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在第35个教师节前夕专门到现场视察。

在至圣先师孔子故里,一个新的文化地标正载入文化史、教育史,著名教育学专家顾明远、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等文化名家对其寄予厚望,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国家图书馆等单位纷纷给予大力支持,田家炳基金会为其捐资500万元。

这一文化工程、文化地标,就是中国教师博物馆——全国首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教师文化主题、师德教育特色的综合性专题博物馆。近年来,曲阜师范大学主动担当“为国弘文”的使命、深入实施“文化立校”的战略,将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与师德建设的时代命题相结合,积极筹建中国教师博物馆,写好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重要讲话精神的文化答卷。

讲好师德故事,滋养为师传道之初心

“在孔子家乡树起师德教育的新高地。”今年9月,国务院学位办原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中科院院士赵沁平,在参观中国教师博物馆后,对博物馆突出师德教育特色给予高度评价。

早在筹建之初,“师德”就是贯穿中国教师博物馆规划理念的关键词。2018年4月,曲阜师大举行中国教师博物馆建设规划专家论证会,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时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以及其他来自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和教育学、博物馆学界的知名专家齐聚曲园,共同为中国教师博物馆建设大计建言献智。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师德教育应当成为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

“努力打造涵养大国良师的国家级师德教育基地,将其建设成为中国教师的精神家园。”在会上认真聆听并总结专家们的意见建议之后,曲阜师大党委书记戚万学为中国教师博物馆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目标。这一目标定位既着眼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创新师德教育”的工作要求,也响应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关于“注重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行动要求。

在随后的建设过程中,中国教师博物馆构建了“拜先师孔子以就道”“观教师风物以悟道”“学教师典范以弘道”为特色的师德教育模式,同时开设了“师德公开课”“杏坛学堂”等多个师德师风公益类文化教育项目,全方位讲好师德故事、弘扬师道精神。

“中国教师博物馆对师德师风的传承发扬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2018年10月,中国教师博物馆举行首展,全国模范教师、齐鲁最美教师张瑞甫教授在参观之后表示,为人师者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愈加厚重。

从“一名师一展堂,一展堂一精神”、立体呈现古今中外名师风范的“名师堂”,到聚焦朴素面孔与身边感动、讴歌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群像馆”,中国教师博物馆让前来参观的大中小学教师,在观物、知史、见贤、明道的过程中实现了“教育者先受教育”,滋养了立德树人初心、坚定了弘文励教使命。自首展以来至今,中国教师博物馆一直对外免费开放,共计接待各类教师、青少年学生等6万人次进行师德教育和教师文化体验。今年9月,中国教师博物馆名列榜首入选首批“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近期,根据教育部的工作指示,曲阜师大正着力把中国教师博物馆打造成示范性、特色化、国家级的师德师风教育基地。

注重以文化人,弘扬尊师重道之风尚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走进中国教师博物馆的展厅,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大国良师的赞誉之词。总书记的深情寄语加上白墙红字的醒目造型设计,成为参观者在馆内“打卡”的第一站,也是博物馆为大家开出的“第一课”。

移步馆内,从展示孔子教育思想的图文资料到记录孔门家学的孔府档案,从明代至今不同时期教材课本到功能各异的教具仪器,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信札到“时代楷模”黄大年教授的手稿,无不引人驻足流连。这些史料和藏品或启人深思,或令人慨叹,或感人至深,横陈出一幅源远流长的教师文化长卷,也打造出主题鲜明的以文化人大课堂,让参观者领会感受到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历史厚度、人文深度与时代温度。

“我们已经将中国教师博物馆作为学校的龙头工程,将努力把中国教师博物馆建设成为孔子故里文化新地标、彰显山东文化担当新名片。”曲阜师大校长张洪海表示,中国教师博物馆面向社会发挥好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弘扬尊师重道风尚,对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好教师不断涌现的局面具有重要作用。

自首展以来,中国教师博物馆就成为曲阜师大培养师范生从教职业理想的招牌式“第二课堂”,参观中国教师博物馆几乎成了曲阜师大师范生的“开学礼”。曲阜师大文学院汉语言师范专业2019级丁育杰在参观之后说:“我更加领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深刻内涵,对自己将来走上讲台成为教师也更加期待。”

当前,中国教师博物馆正积极融入曲阜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进入城市文化创新和区域文化服务体系,开展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公益性文化教育课堂,更好地传承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今年7月,中国教师博物馆获评第五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9月,成功入选“第十二批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名单。

促进交流互鉴,搭建从师论道之高台

中国教师博物馆“名师堂”展厅内,有两位身份特殊的名师位列其中,一位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另一位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为何中国教师博物馆会为外国名师塑像立传?对中国教育思想、教师文化曾产生重要影响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教师博物馆致力于打造面向国际的教师文化交流中心。“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遵循的原则,也融入了中国教师博物馆的办馆理念之中。

今年孔子文化节前夕,第1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三位获奖代表及参加颁奖典礼和教育国际研讨会的30余位代表,走进中国教师博物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地方,不仅承载着中国的教育历史,而且有着对全人类的思考”“中国教师博物馆坐落于孔子故乡,意义重大,因为孔子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我非常喜欢这个博物馆,它讲述了中国教育和教师的历史,也给大家呈现了当代中国在提供怎样的教育”——来自意大利的纳扎雷诺·瓦萨保罗、印度尼西亚的那拉·安塔拉、哥伦比亚的玛利亚·路易萨威拉兹·奥斯皮纳,分别表达了参观之后的感受。

打造“中外教师杏坛会讲”品牌活动,更加凸显了中国教师博物馆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积极探索。

在今年教师节前夕,首届“中外教师杏坛会讲”成功举办。“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痛点和难点是什么?”“中美两国在教师教育方面最值得彼此学习借鉴的地方有哪些?”“工业时代的教育理论在信息时代会有怎样的走向与发展?”……活动中,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爱丁堡大学、日本岩手大学、乌克兰教育科学院、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美国杜威研究协会、乌克兰帕甫雷什中学等国内外教育与科研机构的知名教育专家、学界同仁,汇聚中外智慧、纵论教师之道,既聚焦国内经验也关注国际探索,既回望传统思想也探讨前沿理念,奉献了一场思想盛宴。

“中外教师杏坛会讲”旨在围绕中外教育思想及教师工作的实践,着眼当下教师工作的理论热点和实际问题,运用“会讲”这一中国古代的学术研讨传统,以“理论研讨+实践案例”的形式,研讨教师教育振兴、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书育人的新时代课题。活动计划固定在每年教师节前夕举办,力争打造成为推动教育思想和实践创新的高端学术平台。

“打造国家级师德教育基地和国际性教师文化交流中心,仍然是中国教师博物馆下一步建设的重点所在。”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戚万学说,中国教师文化内涵丰富,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在至圣先师孔子这样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家的故里建设教师博物馆,具有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也是时代赋予孔子家乡大学的光荣使命,学校必将全力以赴将其真正打造成为“民族文化记忆、教育历史遗产、教师精神家园”。

《光明日报》(2019年11月28日 04版)

[ 责编:曾震宇]

报道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1390671571325872&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5%96%84%E8%B0%8B%E5%96%84%E4%B8%BA%E5%BB%BA%E8%AE%BE%E4%B8%AD%E5%9B%BD%E6%95%99%E5%B8%88%E5%8D%9A%E7%89%A9%E5%86%99%E5%A5%BD%E8%B7%B5%E8%A1%8C%E4%B9%A0%E8%BF%91%E5%B9%B3%E6%80%BB%E4%B9%A6%E8%AE%B0%E8%A7%86%E5%AF%9F%E6%9B%B2%E9%98%9C%E9%87%8D%E8%A6%81%E8%AE%B2%E8%AF%9D%E7%B2%BE%E7%A5%9E%E7%9A%84%E6%96%87%E5%8C%96%E7%AD%94



上一篇:山东省教育厅:中国教师博物馆之“善谋”与“善为”

下一篇:中国教育报:山东首个“师德涵养基地”在中国教师博物馆揭牌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曲阜师范大学

邮箱:tchmuseum@126.com   联系电话:05378933777    留言板

官方微信

抖音二维码

©2019 中国教师博物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