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至10月12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讨会在曲阜师范大学举办。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代表,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理事,以及全国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教师,高等科研院所、教育行政与科研机构的4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志刚,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邢光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主持开幕式,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凡刚,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祥广出席开幕式。

中国教育学会荣誉会长、中国教师博物馆荣誉馆长顾明远在开幕式上通过视频致辞
中国教育学会荣誉会长、中国教师博物馆荣誉馆长顾明远在视频致辞中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气韵,承载着赓续文明薪火、塑造国民品格的历史责任,提供了凝心聚力、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是构筑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曲阜作为孔子诞生地与儒学发祥地,正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起点,他强调,举办本次研讨会意义重大,期待本次研讨会能有力推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开幕式上,杨银付与邢光共同为中国教师博物馆“明远书房”揭牌。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在开幕式上致辞
杨银付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教育学会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学术力量,将持续围绕传统文化教育等重大课题,深化研究、推广优秀成果、助力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他指出,在孔子故里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讨会,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通过本次研讨会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各方定能凝聚更多共识,探索出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实践的更多有效路径。

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志刚在开幕式上致辞
王志刚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对研讨会召开致以热烈祝贺。他指出,山东作为齐鲁文化发祥地、儒家思想摇篮,始终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教育实践,尤其在推动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上积极探索、成效显著。他强调,希望与会的国内传统文化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珍惜此次交流机会,畅所欲言分享实践经验,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确保研讨会取得扎实成效。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主持开幕式

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邢光在开幕式上致辞
邢光在致辞中向莅临会议的领导、专家学者与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创新、实践路径与发展方向。既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也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交流,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一项务实举措。他表示,期待与会学者能够交流互鉴、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共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新蓝图。
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中国教师博物馆)、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会议以“融合·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为主题,精心设计了专家报告、中小学课例展示、现场教学等多样化、立体化的内容。

在主旨、专题报告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溯源、地方实践与创新探索展开深度分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理事、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主任张彩霞,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委员会委员凌友诗,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专题中心主任张广斌,分别以《孔子“施教”体系及其历史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实践》《传统文化教育再思考——香港中小学的新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与思考》为题作专题报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地与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实践路径。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卢咏莉,曲阜师大教育学部教授张伟,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理事、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陈忠玲分别主持小学、初中、高中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通过特色课例分享、专家点评、微讲座、圆桌对话等形式深入交流经验。
在现场教学中,参会人员走进教育部师德师风教育基地中国教师博物馆及现场教学点孔庙孔府,在浸润式体验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教育家精神主题微课中汲取力量,于实地探访中重温师者初心,推动理论研讨与文化实践深度融合。
(作者:赵丽娜 钟辉 摄影:刘萌 董少伟 编辑:赵丽娜 审核:孙祥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