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 > 正文

山东广播电视台:这些声音里藏着谁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9-15 点击量:

 

主持人:“孔子故里、曲阜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有一座中国教师博物馆,这也是我国教师文化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下面请跟随戚小妹一起探馆,聆听老师们跨越千年的教诲。”

戚小妹:“在曲阜师范大学,师范生新生开学第一课就是在校内参观中国教师博物馆,这也是我国唯一一座教师文化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仿佛能听见2000多年前的讲课声。以仁爱为根,以学识为脉,手持诗书,心藏天下。一方杏坛,每一寸都浸润着教师的智慧与温度。”

曲阜师范大学文物专业学生杨福成:“我们中国有上千年的教师历史,不同时期的老师有不同的称呼,比如秦代的老师就被称为‘博士’。他要负责掌管文书典籍,还要奉使议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参政议政,同时他还要教授生徒。晚清名臣张之洞提出:‘为教师者,类皆实有长处,其教人亦专书定法。’学有所教,教有所长,进行分科教学。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现存最古老的教师批改作业《千字文》。每一页第一个字是老师写的,后面的字都是学生跟着模写的。这个标红的部分,就是老师给学生写的批语:‘渐有少能,亦合甄赏,休。’就是说最近学生写字有长进,值得表扬,‘休’就是批阅完成的意思。”

戚小妹:“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我看来,这座博物馆,更像是为天下师者立传的时空殿堂。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博物馆内,上万件展品串起一幅教师文化长卷,勾勒出教育发展变迁,也给了有志于成为教师的学生们一些震撼。”

曲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王葆嘉:“这个喇叭也非常珍贵。这是我们当年去华坪女高拜访张桂梅校长时,她亲手赠送给我们的。当时有一句话让我非常受感触。她说:‘一个基层老师,就是要用一颗恒心换无数学生的真心。’2024年的时候,我们大学生师德宣讲团的师范生代表全校学生给于漪老师写了一封信。于漪老师也专门给我们写了一封回信,勉励我们:‘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值得用整个生命拥抱的伟大事业。’在西部职教的过程中,我也时常想起于漪老师给我们写的这句话。”

戚小妹:“从孔子杏坛弦歌的回响,到近代教育救国的赤诚;从一方砚台、一盏油灯的温度,到泛黄教案、珍贵手稿的墨香;千年来师道的积淀在此凝聚成光。博物馆一般都有结束语,但这里没有。他们认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无止境。”

曲阜师范大学航服专业学生郑运寒:“我想成为孔子那样的老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曲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王子文:“我想成为陶行知那样的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曲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刘心妍:“我想成为于漪那样的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曲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赵国宏:“我想成为张桂梅那样的老师,愿意为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终身‘起立’。”

教师会老,但青春不会。总有年轻的身影站上同一个讲台。下次来这里,希望听到别人讲述你们的故事

报道链接:https://v.iqilu.com/qlpd/mrxw/2025/0908/5773195.html

上一篇:山东广播电视台:文化中国行 教师节在中国教师博物馆遇见“老师”

下一篇:中国青年报:“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走进曲阜师范大学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曲阜师范大学

邮箱:tchmuseum@126.com   联系电话:05378933777    留言板

官方微信

抖音二维码

©2019 教师博物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