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博物馆里的思政大课——“杏坛下午茶”第四期在中国教师博物馆举办,山东大学教师代表及“国优计划”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曲阜师大教师代表及文学院师范生共上教育家精神涵养第一课。

曲阜师大党委副书记刘涛出席并寄语,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研究生处、文学院、教师博物馆负责人,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参加活动。两校师生共品一杯清心茶、共学一位大先生,在品茶论道中解疑释惑、见贤思齐。
本期主题为“使命”,在新开放的中国教师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学馆”举办,设计了“学、思、读、悟、做”五个环节,层层递进涵养教育家精神。
学,领略思想之力。大家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教师和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观看了视频《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教师在一起》,从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教师的深切关爱和殷切期望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思,求索精神之核。本期“大先生”聚焦“人民教育家”于漪,曲阜师范大学师德宣讲团讲述了其“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的故事,分享了其给师范生回信中彰显的先生之风,引导师生求索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
读,涵养从师之道。“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做一名人民教师,就是努力圆我沉甸甸的梦”,山东大学与曲阜师大学生代表以“共读教育家”为主题,领读了于漪著作《岁月如歌》的经典篇章,在经典研读中深化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知、对教师使命担当的理解。

悟,体悟使命之责。“何谓新使命”“何以新担当”,大家围绕“使命”畅所欲言。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党委副书记王璐璐指出:“青年一代要坚守师道文化之根,以理想抱负扛起新时代的教育责任”,曲阜师大文学院党委书记左兴才认为:“新时代的教师就是要以于漪等教育家为榜样,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深耕教育事业“,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师资博后吴璇谈到:“将以对教育的赤诚热爱,与青年学生共促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山东大学“国优计划”学生狄蕊表示:”参加这样的活动很受教育,要不断学习如何当好一名新时代的好老师,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教育事业中的栋梁之材、中坚力量”,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公费师范生岳彩荣表示:“要努力学习积累,向于漪先生学习,将来用一生的追求把知识变成滋养学生的养分,用责任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做,践行有为之举。刘涛对创新的学习形式、丰富的学习内容给予充分肯定,对师生涵养教育家精神提出希望:要厚植家国情怀,胸怀伟大志向,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让个人成长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以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要锤炼过硬本领,强化自主学习能力,深耕专业领域、提升综合素养,以扎实的学识支撑教育教学实践;要增强吃苦精神,敢于直面成长与工作中的困难挑战,在攻坚克难中坚守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与会师生在心语卡上留下寄语,在中国教师博物馆开展了沉浸式的现场教学,观看了教育家精神主题微课,进一步涵养从师情怀、升华从师境界。
“杏坛下午茶”是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中国教师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特色教育活动,以“博物馆里的思政大课”为定位,致力于解答师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现实生活中的难题,引导师生走好为学、为事、为人之道。
(作者:乔希 摄影:董少伟 编辑:赵丽娜 审核:孙祥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