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27日,上海市高校教师国情教育研修班在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师博物馆举办。
培训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华东理工大学承办,来自上海各高校的40余名老师齐聚曲阜,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深入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教育家精神内涵,为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充电赋能。

开班式上,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凡刚致辞,介绍了学校和中国教师博物馆有关情况,对上海高校教师研修表示欢迎,对加强服务保障提出要求。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沈海涛讲话,阐述了开展研修的背景和意义,对完成研修计划、提升研修质量提出希望。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师博物馆馆长孙祥广出席,华东理工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钱嫦萍主持。

曲阜师范大学原校长、孔子研究院首任院长傅永聚教授带来题为《汲取孔子智慧,涵养优良师德师风》的专题讲座,深入解读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要义,从“有教无类”的育人理念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系统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智慧对当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启示,为老师们融合传统师道精神与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引。

在国家师德教育基地中国教师博物馆的现场教学中,老师们纵览“教师的历史”,走进“教师的摇篮”,景仰“教师的典范”,聆听教育家精神主题微课,近距离感受教师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教书育人事业的崇高,从中汲取传统文化滋养和精神力量,进一步提升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感责任感。

在孔庙孔府和孔子博物馆现场教学点,学员们追溯师道的源头,重温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孔子的世界与世界的孔子中体悟教书育人之道。

课程坚持国家级师德教育基地培训标准,注重传承与创新的交融,注重文化涵养和实践体悟,既有理论指点,也有浸润体验,让老师们更加深刻地体悟了中华优良师道精神的底蕴和教育家精神的精髓,收获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作者:李涵宇 摄影:孙运琦 编辑:赵丽娜 审核:孙祥广)